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一算 > 正文

政观长三角丨什么是“最强县级市”昆山的城市生命力

昆山的成绩单,还是那么漂亮。

上半年,昆山GDP达2511亿元,同比增长6.3%;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531亿元,同比增长9.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昆山闯出了一条令人惊叹的“昆山之路”:从苏州下辖最弱的农业县华丽蝶变为国内“最强县级市”,经济总量让同级别城市难以望其项背。数据显示,去年,昆山以全国0.01%的土地,创造了全国0.4%的GDP,贡献了全国近2%的进出口总额。

但“昆山之路”不只是成绩,更是理念。

政观长三角丨什么是“最强县级市”昆山的城市生命力  第1张

当年,国家圈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不包括昆山,“不等不靠”的昆山就自费办开发区,在缺乏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一方面因地制宜内部挖潜,另一方面巧妙“借力”近邻上海,大打“开放”牌,最终完成了跨越发展。

近些年来,昆山经济仍在不断拔节生长,迭代前进,由制造到创新,由松散到聚合,由传统到绿色……千锤百炼中,昆山的“底盘”更加稳固,产业链优势愈发凸显。

不知不觉,昆山也练就了一身随时“无中生有”的绝活。比如,过去这几年,背靠上海这个咖啡消费大市场的昆山,不经意间,从零开始打造出了一条千亿级咖啡产业链,摇身一变成为“咖啡硅谷”。

将来昆山要是又做出点什么来,都不要感到意外。因为,身为“改革之城”的昆山,似乎总是能够看到机遇,创造机遇,把握机遇,转化机遇。

或许,这就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力。

政观长三角丨什么是“最强县级市”昆山的城市生命力  第2张

昆山的崛起故事,现在读起来依然不过时。

昆山位于上海和苏州市区之间,曾是个农业县,没有赶上苏南乡镇经济发展的第一波浪潮。

1984年,昆山决策层决定实行“三个转移”,即从单一农业经济向农业、工业全面发展转移,从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移,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移,中心是发展工业经济。

缺乏资金、技术、设备,昆山就“抱紧”近邻上海——昆山没有的,上海都有。而且在和上海合作过程中,昆山自我定位很清晰,心甘情愿当配角。

比如组建上海电视一厂昆山分厂时,昆山明确,厂长和财务、技术、生产等主要科室的正职全部由上海电视一厂的人员担任,充分放权,大大激励了上海电视一厂干部扎根昆山、办好昆山分厂的热情。短时间内,昆山分厂的技术质量就达到了上海电视一厂的水平,双方的投资三年内全部收回。

没有被列入经济开发区建设城市名单,昆山就自费办。没钱怎么办?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办的《世纪风采》杂志相关文章回忆称,当时昆山采取了“穷开发”的策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政观长三角丨什么是“最强县级市”昆山的城市生命力  第3张

比如在开发区选址上,昆山没有像其他一些城市,在远离老城的地方圈块地搞开发区,而是就选在老城旁边,依托老城开发新区。用水方面,昆山对原有的老水厂进行改造,扩大供水能力,满足开发区建设需要;用气方面,昆山对紧靠开发区的化肥厂进行升级,满足了开发区煤气和蒸汽的需求。另外,开发区的电力供应和通讯设施也都是从老城区延伸而来,方便又省钱。

同时,昆山在土地的使用上不搞“圈地运动”,不是说先征用全部土地慢慢开发,而是工厂建到哪里,土地就征用到哪里,既减轻了集中支付土地征用费的负担,又能够妥善分批安置农民。

效果很明显。数据显示,到1989年,昆山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费用仅为4700多万元。同期,昆山开发区实现的利润和缴纳的税金并不逊色于“正规军”,产值在国家圈定的首批14家开发区中,仅次于广州开发区和上海闵行开发区。

可以说从一开始,昆山就将改革的基因刻在了骨子里。

电子信息产业是昆山挖到的“第一桶金”。

初创时期,昆山积极招引了不少台资企业。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昆山成立了中国大陆首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当时,台湾地区十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商已有六家落户昆山,奠定了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

不过,在头部企业之外,昆山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配套当时还比较薄弱。于是,昆山人就将一台笔记本电脑拆成了上千个零部件,摊在会议桌上逐个比对,哪一个昆山没有生产,就针对性地进行招商。这就是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拆笔记本招商”的故事。

时至今日,昆山已是世界第一大笔记本生产基地,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电子信息产业也是昆山的“第一支柱”产业,去年昆山规上电子信息产业已达7000亿元规模。

而“拆笔记本招商”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续集。

比如,昆山早早入局,将元宇宙产业作为支撑未来高位增长的重要选择。2022年,昆山便通过举办元宇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会、元宇宙产业大会等,进行谋划和定位,是国内较早开展元宇宙产业布局的城市。

据《昆山市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昆山目标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预计达1000亿元,产业生态相对完善,产业创新集群初具规模,力争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元宇宙产业先行试验区、集聚区。

一方面,昆山再次拿出了“拆笔记本”那股钻研劲,把产业进行“拆解研究”,绘制了元宇宙产业图谱,进行精准招商。

另一方面,昆山所积累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也为发展元宇宙提供了便利。无论是元宇宙产业发展所需的全息显示等关键技术,柔性面板等新型材料,VR/AR/MR等交互终端,还是元宇宙产业海量的计算需求,在昆山都可以实现配套。

咖啡产业的崛起则有些不同。昆山并不是咖啡产地,此前也没有太多“咖啡文化”,甚至还闹过笑话。

据媒体报道,1986年春节,昆山开发区一家企业为迎接挪威客人到访,公司副总专门到上海买了些咖啡回来。由于当时昆山人还不熟悉什么是咖啡,服务员直接用脸盆盛着咖啡送到了桌上,让人哭笑不得。

没有“咖啡文化”,但昆山有强大的进出口,有完备的产业链,还背靠着世界咖啡主要消费市场——上海。从生豆贸易分拨、平台交易、研发烘焙、品牌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入手,昆山近几年悄然架构出了一条较为完整的咖啡产业链,成为“国际咖啡产业之都”。

政观长三角丨什么是“最强县级市”昆山的城市生命力  第4张

目前,昆山囊括了国内近六成生豆进口量、六成以上生豆烘焙量。也就是说,国内每3杯咖啡就有2杯在昆山烘焙。

星巴克、瑞幸等30余家头部企业,近年来先后在昆山布局。比如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集纳了咖啡烘焙工厂、整合物流中心、咖啡之旅体验中心三大板块,功能涵盖咖啡豆进口、烘焙、包装、储存、物流,并提供咖啡主题参观、咖啡相关培训等。

政观长三角丨什么是“最强县级市”昆山的城市生命力  第5张

说到底,其实还是“产业链招商”,这是昆山的“看家本领”。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首场“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二十大代表、昆山市委书记周伟在回应“外资撤离”言论时表示,“有朋友问我,昆山吸引外资最大的底气是什么?我们感到,产业链优势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其实,昆山的发展并非没有遇到过困难和挑战。

比如近些年来,昆山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发展空间不足。该如何继续用好“产业链招商”的优势?对此昆山提出,要“加快平面园区向垂直园区提升”,实现“工业上楼”。

因“上海卫星城”闻名的昆山花桥,地域面积在昆山11个区镇中排名第10,近年来重点打造“垂直生长”模式,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不仅改变了原先“摊大饼”的布局,还实现了“一楼一品”的特色产业生态。

高铁昆山南站不远处,以云昆大厦为载体的昆山元宇宙产业园去年10月开园,首批由32家元宇宙企业入驻,目前已落户企业近60家,预计开园三年内入驻的相关企业将超过200家。

据介绍,按照“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发展理念,该园区布局了一个总部基地和创新中心、体验中心、展示中心三大公共服务平台,集项目招引、企业培育、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功能为一体。

形象一点说,企业有需求“吼”一声,整栋楼都会有响应。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种必然。过去,昆山被称为长三角的“超级代工厂”,其制造业不免给外界一种“人海战术”的印象。而现在,昆山正在努力由“昆山制造”、“昆山智造”,向“昆山创造”转变。

政观长三角丨什么是“最强县级市”昆山的城市生命力  第6张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昆山市获悉,近年来,紧扣省委“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部署要求,昆山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八大工程”,推动发展由资源要素支撑向创新要素、人才要素驱动转变。

目前昆山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已经突破3000家,占苏州的1/5。昆山还创新实施祖冲之自主可控攻关计划,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滚动发布技术需求超2100项,引导企业研发投入超130亿元。

昆山正在不断加快制造园区向创新园区提升。昆山旅游度假区数字文化影视产业园的数字摄影棚及天花荡外景基地一期、二期目前全面投入使用,由张颂文、白百何领衔主演的《清明上河图密码》第一季,在园内顺利杀青。

不断加快传统园区向绿色园区提升。今年3月,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揭牌,将围绕中国低碳发展国际合作先行区、长三角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高地、零碳园区高质量建设示范区三大定位,力争通过5年时间,实现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不少人忽视了这一点:昆山的改革成就,并不只是体现在GDP上。

市域面积931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超300万人,辖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开发区及8个镇……虽为县级市,昆山却已是大城市模样,治理难度自然可想而知。

昆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目前昆山在校学生达39.6万人,远高于周边部分县市,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5.5万人,占苏州大市的1/5。

今年,昆山市教育局联合人才办、工信局等六部门印发《昆山市企业外来用工子女入学便利化改革实施方案》,聚焦“政策知晓便利化”“入学条件便利化”“优待认定便利化”等6个方面,共出台15条具体措施,真正以教育“软实力”筑强营商环境“硬支撑”。

政观长三角丨什么是“最强县级市”昆山的城市生命力  第7张

昆山是国内城乡发展最为均衡的城市之一,去年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26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115元、高出全省平均1662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78,低于全省2.07的均值。

为了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带动更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昆山制定了《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开展认定,目前已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超2000人。

昆山与多所农业大学、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由政府出资,支持农民免费上大学,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和农业技能。

在农村,有的农户翻建意愿不强,渴望拆迁,而有的农户不想拆迁,而是更希望通过翻建实现居住条件的提升。

对此,昆山大胆创新探索,通过动迁区与保留区农户宅基地使用权互换解决矛盾与需求。今年7月,江苏首笔跨集体宅基地使用权互换项目在昆山顺利成交。

营商环境等软实力的打造上,昆山更是“模范生”,正推进营商环境从“BEST”(投资昆山万事如意),向“FIRST”(投资创业首选地)迈进。

政观长三角丨什么是“最强县级市”昆山的城市生命力  第8张政观长三角丨什么是“最强县级市”昆山的城市生命力  第9张

为更好地营商护商,昆山全新打造“马上办”集成服务,挂牌成立了昆山市“马上办”服务中心,并推出“省心办”审批服务,探索“拿地即开工”、“五证齐发”审批服务新模式,打破过去“先拿地再办证”的传统审批方式,利用企业拿地前的“等待期”,打好时间差,提前介入、容缺受理,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位于昆山市千灯镇的东山精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是2023年江苏省级重大项目。据介绍,“马上办”服务专员在获得投资方投资意向的第一时间,就启动了“省心办”帮办代办机制,仅用2个小时完成了项目申报、审批。公司顺利摘牌千灯建设用地,在公告结束的第一时间就取得了厂房项目投资项目备案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证、施工许可证,一天内办齐五证,比原计划整整提前3周。

苏州开开心心大药房深耕昆山多年,销售网络覆盖全市各个区镇,至今已在全市拥有百余家门店。因经营需求,该公司需要对昆山106家网点变更负责人,根据原来的办理流程,需要前往全市各个区镇的行政审批部门逐个递交申请材料、办理更换手续,全部办理完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

对此,“马上办”服务中心启动市-镇两级会商,集成服务,实行“一次受理、综合审批、统一出件”。最终,在开开心心大药房提交全部材料完毕的次日,便完成了106张营业执照的审批工作。

什么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力?

或许,特色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因为雷同的东西总是无法引起人们持久的兴趣,那些被记住的人或城,总是有自己的个性。

比如说到杭州,人们总会想到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之外,人们又会联想到杭州的茶,杭州的酒,杭州的爱情故事。说到苏州,人们会想到细雨中的江南小镇,想到观前街的评弹;说到成都,人们总会想到火锅,想到玉林路的小酒馆……无论风云变幻,这些城市特色永不会褪色。

有人说,昆山的特色就在于靠着上海。也正是因为这个,不少位于中心城市周边的县区都将昆山视为学习对象,想要学习昆山,复制昆山,成为“下一个昆山”。

确实,“临沪”是昆山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一直在放大。交通方面,昆山各区镇已经基本实现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到苏州、上海。去年6月,苏州轨交11号线正式开通,连接起最强直辖市(上海)、最强地级市(苏州)、最强县级市(昆山)。

政观长三角丨什么是“最强县级市”昆山的城市生命力  第10张

当下,昆山正全面对接上海“五大中心”建设,深度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在合作机制上重点深化了上海嘉定、苏州昆山和太仓的“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去年举办的三地轮值会议,共同发布了百项重点合作事项。

然而,优越的区位从来都只是表面。

早在1989年10月,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费孝通到昆山考察后,欣然题词:昆山有玉,玉在其人。

成事在人。归根到底,人的敢想善为,不断勇闯“无人区”的改革精神,才是昆山的城市生命力所在,才是“昆山之路”成为被历史证明的改革开放成功之路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