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9月17日,针对新上市的iPhone 16又有不利消息传来。知名分析师郭明錤表示,iPhone 16系列首个周末预购销量约3700万部,较去年同期iPhone 15的销量减少约12.7%。
在业内观点看来,由于AI迄今为止也没完全落地,会进一步影响iPhone 16市场表现。同时,由于苹果光环的黯淡,“果链”企业也与苹果渐行渐远,在这个市场复苏周期中,苹果还在边缘徘徊。
消费者的犹疑
虽然iPhone 16要等到9月20日才正式发售,但资本市场已经开始“用脚投票”。
截至北京时间9月17日,在苹果美股股价跌2.78%,收于216.32美元/股。与苹果相关的供应链企业如、凌云半导体、科技、英飞凌法兰克福的股价,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iPhone 16升级的亮点,主要包括芯片以及机身右侧新增的拍照控制按键;Pro版本的屏幕增大,摄像头性能也进一步增强,但想体验苹果AI,用户还要继续等。
当其他品牌的AI已经更新迭代,苹果AI还是“遮遮掩掩”,就在9月17日,苹果向iPhone用户正式推送了iOS 18 ,但依旧不包括苹果AI。苹果公司计划在美国本土先落地AI,之后在今年12月支持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南非等地使用,以上地区均为英语国家。
然而包括中国、法国、西班牙在内的其他国家,要明年才能用上苹果AI,也就是说,现在买了iPhone 16的用户,也只是拿到了一部普通手机。
各大购物平台上,已经开放了iPhone16预购,北京商报记者在淘宝上看到,iPhone 16系列现在下单,大约23天以后发货,这种情况在上同样如此。
手机经销商黄先生对记者称,iPhone16的货源还是比较充足,虽然有一定市场热情,但iPhone 16的火热程度并没有比华为、发售新机时高。
黄先生称,对于iPhone16,身边的经销商朋友肯定会囤货,但囤货量并不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iPhone 15的教训,去年iPhone 15发售不久后便遭到冷遇,令一些加价囤货的商家蚀本。
在闲鱼等平台,北京商报记者看到依然有商户给出了代购iPhone 16系列的链接,但加价空间有限,基本上也就溢价300—500元,付款者寥寥。
在苹果的老用户中,还是有很多人计划购买iPhone 16,但不是现在。有消费者对北京商报记者谈到,自己目前的手机还是iPhoneX ,想换到iPhone 16,但是现在不会购买,估计“双11”“双12”的时候,iPhone 16会降价,买早了就亏了。
选择观望等待的人为数不少,在采访中,不只一名消费者表示要等iPhone 16的AI功能出来,看看好不好用再决定是否购买。消费者主要担心苹果对中文的适配能力,不知道其是否能完美地在中文语境下执行命令。
“落地”不容易
对于苹果AI,业内人士也表达了担忧。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苹果AI底层研发能力并不算突出,其智能功能很大程度依赖ChatGPT,在国内市场落地,其必须找到新的合作伙伴,从苹果一贯的风格来看,期间的谈判、沟通会比较复杂。
虽然都是AI手机,各家厂商的路线却大不相同,国内品牌如华为、荣耀等,都选择自研大模型,苹果的老对手三星在中国落地AI,则是寻求多方合作。
例如三星AI手机的通话摘要、文字处理、智能排版等功能,深度集成了文心大模型,其AI修图、AI扩图等功能,离不开美图的支持,另外其“笔记助手”则是与WPS合作。
丁少将认为,目前手机的AI功能基本上不收费,很大程度上源于厂商的自主开发能力,自家研发的AI,自家当然有权定价。但面临外部合作时,手机厂商和软件厂商很有可能因为利益而拉扯,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以三星的GalaxyS 24系列为例,其AI功能在2025年之前都将供用户免费使用,至于之后如何,目前三星方面还没有确定的结论,市场预计,此后三星手机将继续沿用免费AI,但同时也推出收费AI版本。未来苹果AI是否完全免费,如今也难有定论。
业内机构也表示,iPhone16的命运如何,要看苹果AI的进展,消费者究竟买不买账,需要在2025年才能看出端倪。IDC分析师表示,考虑到苹果AI发布时间各地不一,而且版本也可能不同,预计其出货量将呈阶段性增长,而非大规模换机潮。
具体到今年的中国市场来说,iPhone16的出现,只是有望阻止苹果的衰退,避免其进一步被其他品牌拉开差距。
不靠苹果的“果链”
在如今国内市场,苹果的光环有所黯淡,“果链”二字也不再是保障。从A股表现看,投资者对iPhone 16的反应较为冷淡。
包括长盈精密、立讯精密、水晶光电、歌尔股份在内的“果链”企业,其股价高峰差不多在7月中旬,7月16日收盘,A股128家苹果概念股中,有107家股价上涨,此后至今,基本上都处于震荡下滑状态。换言之,在iPhone 16发布之前,利好已经出尽,如今iPhone 16正式面世,反而激荡不起多少水花。
更关键的是,所谓的“果链”企业,与苹果的关系也愈发淡化。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从中报来看,A股“果链”企业大部分业绩不错,但这主要因为消费电子整体复苏,很难归功于苹果一家。现在这些企业,也多是给各家手机代工,其业绩增长,更多因为其他品牌销量提升,苹果在其中的作用有限。
例如给苹果加工屏幕的蓝技,在调研活动中就着重提到折叠屏的影响。该公司表示: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全球智能手机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7%,折叠屏手机二季度出货量更是同比翻倍,对公司销售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公司早已布局了UTG和CPI等折叠保护屏制造工艺,配合客户进行研发和量产,未来增长前景广阔。
与苹果合作多年的长盈精密,在讨论业绩增长时,更是点了三星的名字,但没提到苹果。该公司表示,以三星S24为代表的AI手机销量快速增长,为行业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大客户的笔记本电脑也展现出恢复性增长势头,这些积极因素,共同推动了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的稳步增长。上半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08%。
梁振鹏认为,消费电子复苏的势头预计下半年还将延续,其原因包括折叠屏的进一步普及以及AI带来的换机周期,如今的苹果既没有折叠屏,AI方面也令消费者迟疑观望,在今年这场复苏的“盛宴”中,苹果恐将缺席。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