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常识 > 正文

第一观察|三中全会后总书记考察陕甘释放鲜明信号

第一观察|三中全会后总书记考察陕甘释放鲜明信号  第1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地方考察,来到陕甘大地,4 天时间,两省三市,深入乡村、社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察实情、听民意,谋改革、促发展。

(一)推动改革落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

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重要时点,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调研,释放出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鲜明信号。

"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 主动服务和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

此次考察调研和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总书记围绕 " 深化改革 "" 扩大开放 " 提出要求,指引各地用改革开放的理念方法,行改革之道、革烦苛之弊、开创新之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谋划高质量发展

陕西、甘肃属西部地区,黄河上中游重要省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四个多月前,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此次在甘肃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把脉区域协调发展,经略高质量发展大格局。

从渭河这一黄河最大支流,到穿甘肃省会而过的奔涌干流,总书记循河而行,始终关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

对陕甘两地而言,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就是要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优势互补、协同发力中把国家政策转化为发展实效,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甘肃是农业省份、中国西部重要老工业基地,有着深厚底蕴和扎实基础,也面临城乡、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省情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甘肃,始终牵挂陇原大地经济社会发展。

"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积极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 ",在此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为甘肃推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把脉定向。

(三)指导民生工作

陕甘之行,从民生工程、乡村振兴,到社区治理、黄河岸边人民生活 …… 老百姓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看得多、问得细、了解得深入。

在听取引洮供水工程情况汇报时,总书记回忆起 2013 年初来施工现场考察时的情景,要求 " 多抓这样造福人民的工程,切实解决老百姓面临的生产生活问题 "。

走进天水花牛苹果基地,总书记同果农、农技人员等拉家常,勉励乡亲们再接再厉,把苹果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来到兰州枣林西社区,总书记关切询问退休老党员生活情况,要求社区工作 " 关键是要搞好服务,特别是要抓好‘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 "。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传递出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扎实做好民生工作的鲜明导向。

(四)凝聚精神力量

泱泱中华悠久历史、博大文明,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走过周秦故地、伏羲故里、古丝绸之路要冲,望向历史深处,反复提及热爱、自豪、自信。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驻足凝视刻有 " 宅兹中国 " 铭文的何尊,强调 " 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更好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热爱 ";

在伏羲庙了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情况,要求 " 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在麦积山石窟仔细察看距今 1600 多年的洞窟和雕塑、壁画,希望文物工作者 " 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

在波澜壮阔的黄河畔眺望沉思,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 "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 "。

灿烂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挖掘、研究、阐释其中内涵,事关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陕甘之行,鉴史观今谋远,必将激发起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信心和勇气,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